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博士家园
研究成果
 
人大管理评论 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管理评论

人大管理评论2015主论坛演讲

【字号 】 发布时间:2015年6月1日 打印本页
人大管理评论2015
嘉宾演讲要点记录
(主论坛部分演讲记录,待续)
 
 
主题:人大管理评论·2015
时间:2015年5月17日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逸夫楼)
   
    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同学们,上午好!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持续低迷,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进入新常态,然后一带一路战略开始实施,国际经济秩序亟待新建设的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举办以经济新常态的战略突围为主题的人大管理论坛,探讨新常态下的新思维,新格局,新规划。意义非常重大,本届论坛由人民大学企业管理协会发起,由人大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企业报共同主办,得到了有关部委领导,著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的大力支持,出席本次论坛的主要嘉宾有: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原副主任唐天标上将。
    国务院国资委监事会原主席路耀华先生。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先生。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义虎先生。
    中国华夏文化促进会会长刘翰声先生。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原董事长代表李国瑞先生的代表。
    中国作家协会秘书处书记何建明先生的代表。
    中国企业报社长吴昀国先生。
    国家发改委原司长高俊才先生
    人大著名教授杨杜先生。
    国资委企业媒体主编,人大企业管理协会秘书长刁吉海先生。
    人大企业管理协会理事长、国家发改委国际经济合作中心执行总监吴维海先生。
    中国冶金矿产总局副局长李太平先生。
    西部问题专家胡长顺先生。
    本次论坛得到了人民大学有关领导的关照和热心关照,彭和平校长助理一大早赶到学校,接见了出席活动的嘉宾,下午赶来和大家一起分享讨论,其他领导也都给予了不同形式的对论坛的支持和帮助,山东省潍坊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保定市发改委,辽宁市朝阳市人民政府等一些地方政府也给予了鼎力相助,发表了接地气的观点,相信这些地方领导的发言将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的现实,根深叶茂,有助于我们的论坛茁壮成长。还有许多人民大学的著名的一些校友,企业家对论坛给予了精神上的支持和物质上的帮助,对于上述各位领导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于各位大力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有请我们论坛的主办方的领导,人民大学企业管理协会的理事长吴维海先生致辞!
   
    吴维海:尊敬的唐上将,尊敬的路主席,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出现在人民大学,繁花似锦,万象更新,我们相约相聚在中国著名的高校也是我的母校中国人民大学学习贯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管理建设新型智库的重要倡导,积极来推动各个智库专家学者相聚一堂来一起进行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之下经济如何突围的战略,这是贯彻中国智库建设,也是为智库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更为本次峰会指明了交流对话的战略方向。我们组织人大管理评论2015,主要是结合国情和经济现状,忧国家之忧,乐国家之乐,聚集各位嘉宾的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构建智库交流的平台,主动担责,积极创新,解决问题,以实际行动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探索国家部委一流智库,高校企业家他们的共识,与跨界思维和跨界融合的智库建设新思维,立足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探索与分析国家和地方政府企业面临的国际国内问题,总结优势与主要的挑战,确定未来的战略方向,推动我们的战略突围,提高地方政府和企业国际国内的竞争力,围绕上述主题和方向,邀请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学者专家,企业家,各界朋友来到人民大学,各抒己见及精彩的演讲和碰撞,激发思想的火花和融合大家的智慧,帮忙地方政府和企业找到战略突围的路径,同时为大学生和教授提供帮助,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人民大学管理评论是人民大学企业管理协会发起推动,地方政府央企名校以及各界朋友互动的一个大的平台,去年,我们成功举办了中国企业管理人大高峰论坛2014,今年更名为人大管理评论,并为中国企业报联合主办,这是我们以平台构建目标来推动新型智库建设一个实际的探索。在此我谨代表我们人大管理评论组委会对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这次活动的总体安排分上午主论坛是经济新常态的战略突围,下午是四个分论坛。我们相信今天的高端演讲和嘉宾对话必将精彩纷呈,亮点智慧与创新会聚,并且将会对参会嘉宾,企业家教授有意想不到的启发碰撞和收获,在此请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演讲嘉宾做精彩的演讲,预祝活动圆满的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吴维海先生。下面有请论坛主办方之一的代表中国企业报社的社长吴昀国先生致辞。
   
    吴昀国: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2015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实现重点产业与企业的战略关心,成为各级政府学术界,企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今天我们相约在北京,相聚在新中国第一所综合性的国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共同探索经济新常态下的新机遇,首先作为本次论坛的主办单位,我代表中国企业报集团,对在百忙之中出席今天论坛的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地感谢!
    中国企业报是1988年承办,当时由国家经委主办主办,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就是研究的中国企业家协会和中国企业联合会,他的创始人是袁宝华同志,也曾经担任过我们中国人民大学的校长,中国企业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同时赠送全国人大政协、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企业500强,中国企业报作为一家专为中国企业创办的报纸,按照陈志同志和袁宝华同志的宗旨,成为了这样一家报纸,为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的壮大,企业兴,中国兴,企业强,中国强,抓经济工作,如果不抓到企业上,就抓不到点子上。
    目前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新常态的中国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面对新常态中国企业要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有新思路,新作为,应寻求创新,增求内在动力和内在活力,在新的起动上开创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局面,目前我国在工业4.0的同时,也着力打造3.0,甚至不得不补足2.0的欠账,中国企业联合会的会员将近60万会员,但是企业的情况非常不好,大型企业,中央企业还好一点,中小企业实际上是面临着很多困难的,面对压力,企业家要尽快的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国家经济的多重压力和挑战,尽快转变观念,增强忧患意识,创新意识,改革意识。近期工信部将要出台中国制造2025,展望未来,中国的海域将更加丰富积极,在关键领域上我们要更好的依赖国际高科技,在产品输出上克强总理提出来的大,大进大出走向油进油出,高端制造产品将替代大量廉价的消费品,在技术更新上将涌入更多的创新因素,推动制造升级,在市场范围上深入的鼓励国家开拓东南亚拉美的新型国家,建立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对于中国的企业界来讲,是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重大机遇。
    核心的还是人才培养上,要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培养更多的高端人才,我祝福中国,祝福中国企业历经熊熊火焰考验的艰辛之后,必将迎来美好的前程,最后我衷心的希望大家在论坛上围绕经济新常态的战略突围这一主题,充分交流思想,凝结共识,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时代,最后预祝论坛圆满成功,祝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主持人:吴社长的致辞也是一个精彩的演讲,非常感谢。下面有请国务院国资委监事会原主席路耀华先生演讲,他演讲的主题是新常态下企业的两个“六”。
   
    路耀华:各位嘉宾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今天这样一个论坛,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原来是国资委监事会主席,现在是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的执行副会长,今天我想就这个题目,从企业的角度谈点个人的看法。经济新常态的战略突围,我想企业怎么突围,这是一个很重大的课题,首先什么叫新常态?大家可能最近看了很多,从过去的传统粗放,作为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从粗放到节约,从低端到高端,从高速增长转向了中高速增长,从结构不合理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向了创新驱动,从风险面临多种跳线,我们要向改革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向民生改善要潜力,通过这些我们要激活力,补短板,强实体,这样才能出位出去。
    新常态的特征时间关系不多讲了,我想重点讲讲企业在新常态下怎么办?怎么突围?我认为作为企业家,特别要注意,在当前的青年下,当前的形式下有两个六,一个六叫做企业家经营管理企业应该抓好六条。第二,企业家自身要具备六个素质,或者说六个要素。
    首先企业家要抓好六条。第一,要抓好战略规划,解决企业的位、的、序的问题,位就是战略定位,的战略目标,序,战略的部署。这些对企业家是非常重要的,大家知道柳传志有句话,他说我就做三件事,叫做鼎战略,打板子,摆作用,别的事他不管,最近大家看到了万达的王健林在接受新京报采访的时候,问他,你企业为什么能做这么大,他说三条。第一条,就是我的战略,我勤奋,我的战略好,我个人非常勤奋。第二,他说一个国家好的政策。第三,我的企业上市。所以我企业做得很大。这两位企业家都讲到对战略的问题,所以战略对企业是很重要的,没有好的战略就没有好的未来,时间关系,就不展开讲了。
    怎么来保证战略规划的质量?我认为有这样几条。具有宽阔的视野和深邃的眼光,超前,眼光超前。对企业自身的资源量分析要到位。自身的有劣势要很清楚。前瞻性的市场预测也要清楚。典型的就是大家知道一个王安电脑对市场的预测出了问题,所以垮台了。另外政策的研究,不仅是现在的政策,而且将来政策的预判都要做好,再有就是简要明白的文字描述。
    还有规划一经确定不应随便更改。战略规划要有战术设计来细化。资源的整合要为实现战略规划来服务。从高层开始就要重视战略规划。而且规划的目标要深入每个职工的心中。当然规划也可以调整,但是要有充分的理据。战略我就讲这么多。
    第二抓企业结构,什么叫企业结构?支撑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分布这叫结构。
    企业的结构很多,大家都知道,班子结构,产品结构,人才结构,资产结构,负债结构,例如结构,这些结构搞不好,企业出问题,一个结构不好,必定要倒塌,一个企业结构不好,遇上风险,遇上风浪就不好办了。因此要把企业的结构抓好,你好比说利润结构,我们好多企业的利润来源于投资收益,自身利润很少,我认为这个很危险,我们有些企业的负债,资产负债,达到了八九十,这个很危险,所以企业家要分析企业的结构,你班子的结构,队伍的结构平均年龄35岁,这个企业朝气蓬勃,但是一些企业平均年龄快五十岁了,你这个企业还有什么可持续的,所以结构很重要。
    第三个抓企业管理,大家知道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管理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但是老实讲,我们的企业管理方面参差不齐,有些企业管理是精细的,精准的管理,有些企业我认为粗放的管理都谈不上,没有管理,总有这样的企业。
    那么管理是抓什么呢?我认为管理重要的是把资源配置好,就是配置资源,提高效率,规避风险,这就是企业管理要抓的事情。如果说再加一条就是制定游戏规则,你这个企业没有规章制度,所以抓企业管理作为第三。
    第四,抓企业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应该说也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没有创新这个企业生命力也不会长久,所以创新的问题,作为企业家要特别注意,要特别抓好,在当前形式下要有全民创新,一个创新可以挽救一个企业,可以改变一个企业,创新的政策,创新的人才,创新的资金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做好。
    第五,抓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本身是一种资源,是一种资本,它反映的是企业的战略目标,群体意识,家族观念,行为规范,好的企业文化对提高凝聚力向心力,夯实竞争力的作用极大。有些企业文化是向上的,有些文化不怎么样,而且大家注意,企业文化是有个性的,我们有些企业选一个领导班子不太容易,但是两个企业的文化融合可能就时间比较长。
    最后第六,抓企业的领导团队。大家知道,领导有两层意思。领,就是要走在队伍、走在时代,走在市场的前边。导,不仅要走到前边,而且要指挥,要运筹,要当导演,这样才叫领导,光领不导不叫领导,所以领导团队很重要,我们讲的企业里边有领导力,执行力,创新力,发展力,生存力,领导力是五力之首,没有领导力其他都没有。
    那么什么才是一个好的领导团队呢?我认为他们是一些才能互补,并为负有共同责任的统一目标和标准而奉献的优秀人才的集合,这叫好的领导团队。好的领导团队什么标准呢?首先有一个好的一把手。其次,敬业、创业目标一致,有为国家为企业为员工的强烈学习愿望,创新意识强烈。结构合理。领导班子结构合理。正职负责不专权,副职尽职不越位。职能衔接无空袭,权力互补不重叠,经验相融不相斥。讲规则,讲诚信,善于捕捉。这是一个。
    二一个六,企业家自身有一个六,为什么呢?在现在条件下,特别在新常态下,企业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企业领导之间的竞争,这个话可能说的有点绝对,实际上是这样的问题,你们考虑一下,特别在同一个行业的企业,两个企业怎么样,总要看领导力。
    首先要有眼光。其次思路,胆略,状态,人格,健康,这就是六要素。
    眼光。什么叫眼光?都有眼光,我这里说的眼光?是企业家的眼光,他要能见人所未见,能先于人而先见,能见得更远,更宽。企业家眼光的长短,能决定企业的生命周期。大家可以体会啊,所以要有眼光,就要训练自己的思维模式,从多角度来分析问题。而且要善于学习,勤于学习,要以坚实的专业知识和科学分析为背景,还有具有不怕牺牲的精神,眼光更重要,眼光不仅要能看到当前的客户需求,还能看到客户需求的变化趋势。不仅能看到眼前的竞争,还要看到潜在的竞争。要有发现人才的眼光和发现风险的敏锐。
    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企业领导人的思路敏捷不敏捷,条例不条例,清晰不清晰,符合不符合客观市场的规律,有没有逻辑性,都是思路的范畴,因此我们一定要培育企业家的思路,我们看这个企业怎么样,首先看这个一把手思路清晰不清晰,有些企业家说了半天不知道说什么,有的企业家说的头头是道。
    我讲的清晰,是对企业的发展方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而不是在迷盲中前进。条例,是对企业的发展路径有明确的规划,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放弃什么,突出什么?做到心中有数。不能四面出击,什么都想,最后什么有干不好。
    还有敏捷,有两句话应该记住,你的思路决定着企业的出路,而企业的出路就是企业的生存之路、发展之路。它不仅关系着企业对国家贡献的多少,而且关系着成千上万员工的生活水平,生存状态和未来命运,老婆孩子都需要这个企业来养活,我就经常说,企业家不能把自己看作是个人,要看作你是关系国家前途,这样的话才能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定位。
    第三,有胆略。什么叫胆略?大家一看清楚,它是勇气、魄力和科学谋划的集成,它是一位成功企业领导人的品质。眼光,要求企业领导人能够登高望远,胆略,则要求企业领导人能在不确定的复杂局面中敢于拍板。胆与略要分开说,他们是两种含义,有胆之人不一定有略,无胆之人不一定无掠,企业家需要的是胆与略的有机衔接和统一。这就是胆略。光有胆肯定不行。有胆略,是一位企业领导人成熟的标志。
    状态,企业家还拥有状态,什么叫状态?如果你不在状态,肯定不会好的。同样企业家你再有眼光,再有胆略,没有状态,不能用,所以要有状态。
    第五,人格,古人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人格品行是为人的立业之根本,人格是人的性格、能力、品行、气质等特征的总和。人格力量是指一个人的声望、微信与品质,对外所其有的感召力与公信力。我们到一些企业,一些同志讲,我们张总或者李总不错,我们愿意跟着他干,这是人格的力量,有些企业待遇不错,好多人想走,为什么?他认为这个企业家人格不行,跟着他容易出事吧,确实有这样的情况,所以人格对于企业家很重要。
    人格要培育有三个途径,从道德方面培育。从才的方面培育,从行的方面培育。最后企业家应该有健康,没有健康其他都没有,所以一个好的身体,一个健康的体魄是展开一切工作的前提,如果一个企业家眼光,思路,胆略,状态都不错,再有好的人,就好了。
    所以一个好的企业家,应该是既有战略眼光,又有谋略思想。既有驾驭全局的本领,又有个别直到得才能。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复合素质,既有敬业精神,又有创业头脑,既有独到见解,又有好学精神,这样才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家,最后送大家几句话,立志如山,行路似水,长江黄河从西流向东,什么都阻挡不住,做一个清醒,合格志向明确的企业家,当领导者还有三重,厚重,厚重瓜言为上,什么意思?不能说的太多,要少说话,不然的话没有权威。要威重,还有慎重,这三重对于领导者,对于企业家是很重要的。
    我想有这样个人的结论,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领导人之间的竞争,是企业领导人之间在眼光、思路、胆略、状态,人格及健康上的竞争。大家应该琢磨一下是不是这样的意思,说穿了,特别是我们的民营企业,企业家的竞争就是企业的竞争,企业的竞争也是企业家的竞争。我20分钟时间,就说这么多,谢谢。
   
    主持人:路主席从企业家应该六抓,六有,三重的角度对当代新常态下企业家如何实现突围,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很深刻,很精辟,非常感谢。下面有请西部问题专家胡长顺先生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中国工业化战略的理论及经济新常态下的对策。
   
    胡长顺:尊敬的唐少将,路主席,各位领导嘉宾,老师同学,大家上午好!我是人大毕业的,第一次给母校做演讲,我演讲的题目叫做中国工业化战略的理论及经济新常态下的对策。
    工业化也叫产业化,是指从农业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特别工业比重提高的过程,不仅意味着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而且也是意味着从传统社会动态出发,向城市化等社会转变的历史性过程,我们现在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研究理论是很重要的。
    大家看这张图,后进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有三部分构成,一个是产业发展论,区域发展论,工业战略发展论。这是对于后进国家从产业化来研究的,从区域上来讲,像增长性理论,用的最多的是增长性理论,我们要站在空间去看这个地球,有马马汉的海权论。
    在社会现实中,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工业化战略的研究是全面的,大家知道,大学的时候每个专业都是不一样的,人大的工业系研究中国发展战略,区域所研究区域经济,国际关系研究地缘政治,地缘战略,在单位在现实中他对学问的要求是完整的,对于后进国家来讲,指导制定规划战略体系里与发达国家不一样的,他有三个前提条件。大家看这张图,经济发展三维空间,这是以前杨志老师最早讲的,已经去世了,他最早介绍到中国来的,看市场平面是市场调节,还有宏观的是通过货币政策调节,结构是通过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来调节,任何一个经济发展空间中都能够找到他的位置,如果完全说我们市场经济那是不对的,我们市场决定,还有政府的作用,大家不要忘记政府的作用,所谓社会主义体现政府的作用,其实从现在来看,世界最佳的一种模式,就是计划于市场的结合。所以如果一味的强调市场就不行了
    我们看李斯特的理论,他是德国的经济学家,他提出来的李斯特理论,原来没有建立产业的时候,是实行低关税,当你有市场的时候,要通过保护关税,当你产业逐渐发展以后,要降低关税,这个里面有一个内向型进口替代,现在像美国进行制造业的重新整合,所以李斯特的理论是符合发展中国家的,比如咱们长跑前面有第一梯队,我们处在第二梯队,我们通过国家和政府的干预来追赶发达国家,因为我们国家总体上是在中期阶段,李斯特理论对我们现在仍然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这是从产业来讲,最重要的就是战略产业的选择,你选择了战略产业以后,把他放到重点区域这就是战略。
    这有一系列指标,不详细讲了,从区域上来讲,像节点城市,比如潍坊,因为它是二级节点城市,他与省会之间连线,但是我们从济南到潍坊到青岛,他出海了,就是属于二级节点城市。现在在我们国家非常地使用,我们西部开发中基本上用的增长性理论和节点式的模式。
    我们国家工业化1953年开始到1978年,到1992年又是一个阶段,进入21世纪,到现在为止我们叫做中级阶段,我们现在制造业是我们的弱点,后面会讲,一系列数据,包括像社科院《经济蓝皮书》指出,我们制造业还是不行的,还有提出工业4.0的概念。
    那么地缘略理论也是有一种传承的,在1919年,英国有个地缘战略学家叫做麦金德提出了陆心说。世界岛有由欧亚非三大陆组成的,不在这儿的国家,通过工业化和科技发明可以实现富国强兵梦想,一定程度上弥补地理空间上的不足。麦金德的理论有巨大的诱惑性。
    大家看地图,他把这个欧亚非分为枢纽地区,中国处在内新月地区,外新月地区像美国日本都不在这儿,美国日本英国是通过工业化,但是在地理位置上处在一个不利的状态。斯皮克曼写提出的理论,他只是把麦金德理论倒过来。像日本是一个岛国,1927年写成《田中奏折》当中说,先征服台湾,后吞并朝鲜,然后征服满蒙和中国,之后是南洋和印度。随着现代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发展联网,欧亚大陆尤其是心脏地带的战略地位将进一步提高。
    二战一结束的时候,美国联合英国,在亚洲联合日本,战略了边缘地带,他没有新的创建,他就是把麦金德的思想传承下来了,分为了中间地带,西部地区,南部地区,东部地区,和麦金德的分布是基本上类似的。
    布热津斯认为美国地缘战略的三大任务是,防止服用国家相互勾结并保持它们在安全方面对美国的依赖性,保持称臣的国家顺虫并维持向它们提供的保护。止野蛮民族联合起来。他提出了地缘战略的之轴国家的概念。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什,工业化是富国强兵的基础,今后分裂的效果可能难以生存,要加强国家间联盟,形成多极的世界。各种民族主意思潮和活动趋于活跃,一些大国或者国家联盟干预别国的内政总是从民族和宗教问题入手,引发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冲突和内乱。中小国家今后如何生存呢?一强力发展工业化,坚决振兴军备。二积极寻求加大国或者强国联盟。三是在国内政治上关注民生。
    俄罗斯在稳固了中南部局势后,在远东地区有必要从中国和日本引进学习俄语,因为人口也是保持大国地位的重要资源因素,无论如何,俄罗斯与中国的联盟应该是平等的战略伙伴关系,今后,日本和韩国及北朝鲜是否加入进程。负责制定外交政策的政治家要了解地缘政治战略。
    下面讨论一下新常态下中国的对策。我认为,我国沿边地区大多是世界的中心区域,创办沿边经济特区条件成熟。大家看这个图,大家知道习总书记干什么了,如果他搞沿边经济开发,继传承了江总书记的战略,又传承了胡总书记的战略,形成一个沿边经济带,所以从区域经济战略角度来讲,创建沿边经济是最佳区域性的选择,在一带一路的战略下去做。台湾是硬回归,有可能中国将来是软回归,这个是配合黑瞎子岛,这是横村,你想想要建立13和14个副省级的城市,我们传统过剩的钢铁水泥全部都会得到重新的利用,在我们新区,西部新设的新区,我们不能搞房地产,要搞先进制造业,我们现在先进制造业是处在落后的状态,如果创办先进制造业就把中国2025,制造业发展落实到这些区域,我们就可以发展新型制造业,从而振兴我们的工业,我们现在经济跌到7%,我认为可以增长到两点百分点,战略是预测对来,是直接可以做结果,论证的过程可以省掉,时间关系,不详细解说这些。以香港同等的政策,因为香港要占中,我给你树立一个竞争对手,这是我的想法。
    再一个我们如果创办这样的特区以后,要壮大国有企业,我们要加快并购重组,这样可以和外国的产品进行竞争,最近南车北车的合并也是迈进了一步,国企不要搞垄断,这样才能和国外的企业进行竞争,从壮大国有企业来讲,而且我们国有企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当年公司国有的事,很多私营企业自愿变成国家的企业,我们现在也是可以这样的,我规定某个战略产业,国有企业占50%左右,当私有企业超过这个比例的时候,要把这个比例让给国有企业,这样才是正确的混合所有制的方向,因为从战略从产业。
    那么农业怎么办?我们国家一定要走集约化的道路。政策上就是建议为10%的税,比当年沿海经济特区和西部大开发优惠税率更加优惠,使得我们大学生能够到西部沿边特区去工作,解决工业问题,解决民工的就业等等。总之,我还要强调,我认为现在已经到了以经济建设军备并重的时候了,我预测未来的十年,2015年到2025年是发生大战最有可能的区间,为什么?这个期间是我们比较弱的,如果2025年以后我们非常强大了,变成工业化国家了,他就是干不动了,所以这是我的预测。我们一定要振兴军事工业,包括国防,还有采取民拥军计划,在一些西部地区建立高科技园区,在科技制造特区里面,加大高技术的研发,增强综合国力。我还主张要增兵70万,具体不说了。
    总之,我们一定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在改革开放方面勇于创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满怀信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谢谢大家。
   
    主持人:胡博士的演讲站在以全球化的眼光,深厚的经济学理论根基,还有满腔的爱国情怀,对我们国家新常态下的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的,非常专业的分析,非常精彩,非常感谢。下面有请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会长、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许善达先生演讲。
   
    许善达:我先介绍一下,刚才说的几个头衔已经都过时了,全国政协委员,我是上一届,协会的会长我现在是换届了,我现在是顾问了,国家经济委员会也换届了,我现在要说职务的话,就是联办财经研究院的院长。今天这个题目经济新常态的战略突围,给我的时间,我想讲两个看法。
    一个看法就是从税收角度来讲,因为我是在税务局工作的,我想现在的所谓经济新常态战略突围,我们最主要的还是自己要把国内事情做好,国内事情没有做好,脚跟站不稳的话,一带一路要到国外去,就很难成功。而我们现在国内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来的改革这么多项改革的任务,这是把我们国内事情做好的新一些制度建设,这个是我们现在应说要搞新常态的话,我们的新常态我想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的内容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就可以呈现一个新常态,在那样一个新的制度环境里边,我们的经济会出现一个很好的局面,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刚才讲到税收,财税改革的事。
    财税改革一共是三件事,预算制度改革,中央地方政府财政关系和财政关系。预算制度改革根据通过的《预算法》为标志,新的预算制度基本是到位了,现在的任务是按照新的《预测法》作为一个预算制度基本的一个法律,来把下面有关的制度工作落实到位,执行到位。这次《预算法》对于加强我们预算的管理,加强人大对预算的审议批准,提高预算的透明度等等这方面进步都很大,这个因为主要是政府直接的关系,跟企业关系不是很大,我想跟企业这次《预算法》改革中间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情,还是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我们按照《预算法》修订之前,我们国家的制度是不允许地方政府发债,但是这么多年实际上地方政府都在发一些隐性的债,所以就叫做融资平台,叫什么也好,这样的一个债务审计中审计,到2013年6月份,这已经是一年,差不多快两年以前了,当时审批的结论是一共有17万亿水平,现在今年就根据新的《预算法》,就是地方政府发显性的债,来替代隐性的债,隐性的债不许发,原来到期的债务就得发显性的债,今年准备发的新的债务也得发显性的债,这件工作非常艰苦。大家知道,最近才有一个正式的几部委联合的文件,对于发地方债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部署,要求在8月份之前要完成,这个大概的规模是有1万6000亿的规模,其中一万亿是到期债务的展期问题,就是地方政府没有问题,今年到期有一万亿,这一万亿是没有能力还的,还不上的那你地方政府不能违约,因为违约这个对我们的政府的行为约束,财政约束那是一个不好的一个结果,所以不能违约,那怎么办呢?你就得展期,我借新债还借债,这一万亿就是这样。
    同时,今年还有一个有六千亿的新债,是什么呢?是原来我们每年地方政府都要搞一些隐性的债来搞一些投资,所以我们在年初制定这个7%的增长,这么一个发展目标的时候,在投资总规模里面就包含了地方政府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他融资来投资的这样一个规模。那么既然现在不能发隐性债了,地方政府就要发显性的债,这个债经济财政部长审批是六千亿,是今年发,以后才还,是新的项,那一万亿是过去搞的项目,债务到期了,拿新债还旧债以后,这个叫展期。
    所以这一万六千亿今年地方要发的,现在要求是在8月份能够完成,为了首先解决一个地方政府不能违约,因为如果我们政府违约,那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包括政府今后的财政约束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出来了,但是现在这个办法,实际上是有了若干个政策的总和。第一个总和就是,带有一种强制性的由原来你的对地方债融资出钱单位,你要继续购买新债来偿还你的旧债,就是用老百姓的话说,谁的孩子谁抱,原来你银行,我对地方融资,我今年到期比如说是两百亿,好,你就买两百亿的新债,把旧的两百亿还掉,这个两百亿新债以后再还,像江苏还有三年的,五年的,七年的,十年的,他发的新的债,但是发这个新债,商业银行是有损失的,因为原来他提供资金的时候,利率是比较高的,那么这一次发的新债,利率是比较低的,所以商业银行要受到在利息上有所损失,但是不买还不行,带有一定隐性强制的手段。同时给商业银行一点能够解决困难的办法,你拿那个债发你买了政府的新债以后,到央行去抵押,以后你能获得资金,这样的话商业银行,就是我虽然这个钱我到期的债没收回来,但是我用新债到央行去抵押了,我能获得一定数量的资金,拿这个资金我可以在市场上来进行新的贷款啊,我可以有新的盈利,那么这个相当于就是释放流动性,因为央行他拿到抵押的债券,把钱给了银行,等于是把流动性释放了,这样对商业银行就平衡对冲一下发新债,低利率的损失,同时对社会上也释放流动性,那么其他的企业获得贷款的机会又大一点,市场的利率稍微的有所降低,然后他要求,就是地方政府如果你要想还的话,也有一些办法,一个办法就是你可以卖资产,这个是国务院的文件非常重要的一个指示精神,你的钱不能赖账,你要是真的该还你可以把你原来地方政府有的资产卖掉,拿那个钱还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财政管理的一个新的《预算法》公布以后的一个新的步骤。
    同时,就当前还专门有一项特殊的规定,就是目前财政有很多滞留在银行的钱,就是财政钱已经拨出去了,但是这个钱从预算的角度已经拨出去了,但是还没有实际拨到使用方,讲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我们要盖一个小学,盖小学比如需要五十万,这五十万财政就把钱拨到教育局,但是学校现在正在建,没有建好,这个钱那就相当于我们叫沉淀资金,这等于有一个时间,这次就说如果你当地你可以用沉淀资金来解决你的债务问题。当然你现在拿着钱去解决你债务问题了,那等到钱真正需要的时候,你必须考虑它怎么周转过来,反正总而言之这次就是地方债务的发行,是我们国家预算制度提高一个档次和水平,也就是说最主要的前提是地方政府不能违约,你不能赖账,你用什么方式借了钱,你到期是必须归还,当然这个办法也有这个办法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发三年期的债,你把今年到期的债务挪到三年以后,那到三年以后你这个债到三年以后到期了偿还,本来三年以后还有到期债务,至少先把当前的困难过去,这件事情我觉得对我们整个的投资的规模,因为我们国家地方政府的行为在整个国民经济当中影响是非常大的,我觉得这样一个债务的发行和偿还这一系列规定,应该说是我们预算制度的一个非常大的进步。这个对企业影响也很大,因为如果你企业,原来我们的企业,比如我承接了政府的项目,如果政府要没有这一套发债机制的话,他没有钱的时候,你把项目干完了,政府没有钱给你,你这个企业就受到影响了,还有一些属于金融机构,政府当时融资的时候金融机构提供资金了,现在到期了这个企业还不了,政府没有钱还,也会影响当时金融机构他的经营,所以这次的规定,我觉得是矛盾有点往后推迟,责任有财政,有央行,有几个部门商业银行来分担,但是坚持一个原则,就是你政府不能违约,这一点对我们国家经济制度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我想预算改革是这么回事。
    但是现在有另外一个改革,目前应该说还是非常困难,就是税制改革,三中全会讲了那么多的内容,讲了很多税种,但是像资源税,房地产税,个人所得税,就这几个小税种其实影响不大,对国民经济影响都不大,都不可能说因为这几个小税种一改,国民经济有多大影响,最重要的就是营业税改增值税,在和营业税改增值税同时在一个方案里边,还有现在消费税的改革,营业税改增值税,第一要达到减税的效应,前年财政部的测算,就整个营改增的减税规模是九千亿,那么税务局已经公布的信息,截止到去年已经减了三千多亿,那么按照预测,还有五千多亿的税要减,而且改革越往后,减税的数量就会越大,因为你推迟了营业税的基础不大,这是我们积极财政政策里面最重要的一项,因为我们积极财政政策今年多搞一点赤字,安排支出,这个已经在实施了,但是从减税上讲,按照中央的决定,十二五期间要完成营改增,换句话说十二五期间营业税改增值税的任务要全部完成,那么全部完成也就是有一项能够减到五六七亿一个减税的措施要出台,这个对我们整个当前的国民经济发展实现一个新常态,他的作用可以说在税制改革上是非常重要。
    但是目前来看,这个改革它的时间,目前是一个模糊的,最权威的对于时间表的提法,就是财政部的领导在两会上讲到两句话,第一句话,他说的是现在还没有时间表,也就是三月份的时候,财政部领导说,营改增现在还没有时间表,营改增还有四个大项目,小的不说了,一个是建筑安装,盖房子,一个是不动产销售,一个是金融保险。一个是生活服务业,这四项的改革去年,他收入是一万八千亿,所以这一万八千亿按照规定就是在十二五期间要完成改成增值税,这个动作是非常大的,但是现在第一句话就是没有时间表,第二句话,就说今年得出台,这个得字是北京人的用词,它不是一个文学语言,实际上就是今年必须出台,今年应该出台,就这么个意思,那又没有时间表,又说今年要应该出台,今年必须出台,那可能这个出台时间我估计,因为没有时间表,但是我估计最早也得四季度,说不定就是12月份出台,1月1号执行,因为我们去年铁路和邮政都是12月份宣布出台1月1号实行,所以我觉得今年这个是一个时间表不太乐观,因为今年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是偏低的,在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偏低的情况下,他要出台一个这么大规模的减税的措施,那这个财政的困难也是可想而知的。
    同时,今天就比较复杂了,地方政府的营业税是主体税种,主体税种改成增值税,目前增值税中央地方是75,25的分配,那么地方的收入会大幅度减少,减税就要少一块,因为减税要少一块,同时又给中央再划一块,那地方的收入规模,整个收入的比重都会减少,但是政治局决定关于财税改革,开会决定,是要在改革中间,要保持中央地方收入的格局大体不变,所谓收入格局不变就是地方还要收50%左右,中央是50%左右,因为去年是中央48,地方52,也就是大体一半一半,格局不变,营改增地方会减那么多税,再给中央划过去是1万多亿,这个收入格局就变了,跟中央政府就不一样了,所以在营改增的同时,还要改变地方税的主体税种,也就是说要给地方维持他能够占收入50%的这样一个格局,那么现在用什么办法来让地方得到50%的收入呢,比较多的建议,是把现在在生产批发环节增收的消费税,划到零售环节,交给地方,这个按照去年2014年的收入,大概是八千多亿,再加上现在的车辆购置税,咱们买车,交10%的车辆购置税,车辆购置税三千多亿,这个本来是零售环节的,也划归地方,这样正好对冲了地方给中央分享增值税交的部分,因为营业税都是地方税,变成增值税了75%收入减少了,正好这两个税,一个是改变征收环节,一个是划给对方,来对冲地方减少的税,这样就能够基本上维持五五这样一个收入的格局。
    但是消费税划到零售环节,对我们整个经济影响是非常大的,比如说汽车,现在汽车的出厂价是含着消费税,如果放到零售环节,出厂价就降低,到零售的价又上去了,不但税收的环节变了,那么这个收入的归属又变了,现在是在生产批发环节地方政了很多的税,将来你生产批发环节的税收入会减少,而这个销售到零售环节这个税会增多,比如说汽车,现在各省有汽车厂,现在汽车消费都是在省里,将来生产汽车这块不收消费税,你卖汽车的地方,卖给市场的来收消费税,那你收入的布局就变了,原来这个地方收入多,那个地方收入少,以后可能有的地方他收入减少,有的地方收入增多,所以这一次的改革营业税改增值税,和消费税划到零售环节,会改变所有政府的预算原来收入的数量,这样一个大的振动,那就方案的设计也是非常难的,所以营改增减税几千个亿,营业税交税这些还行,比如说你是房地产开发公司,这些行业要改税,同时原来的增值税纳税人,在座的一定有,他也要减税,因为他过去在购买服务的时候,他的税收就会下降了,比如说原来你投资项目,要买设备,买设备的税是可以抵扣的,但是你还有机电,还要盖房子,修马路,机电里面的税原来是不能抵扣的,如果营改增以后,这个建筑公司给你盖房子,他给你开的发票变成增值税发票,你就可以抵扣相应的税,所以营改增这个改税都是企业或多或少的享受到红利,政府的收入就比原来增加了,那个地方比原来减少了,这一次就是说这个改革,它所覆盖的纳税人和覆盖的收入的政府,是一个全国所有的纳税人和所有的政府都会受到这次改革的影响,因此这个改革难度是非常大的,但是我想我们作为企业和政府,都应该做一点研究,准备怎么能够应对这个改革,要说一句直白的话,特别是企业来说,你要是应对的好,这个几千亿减税的改革红利,你就可以分享一部分,要是应对的不好,可能你分享不到改革的红利,甚至有可能你还要受到一点损失,这都有可能的,所以这里边有很多的具体操作的问题,今天时间已经到了,我就不说了。
    反正我想要新常态从财税制度来改革的话,新常态应该在改革完成以后,那个新的局面会帮助我们经济新常态的形成和发展,谢谢大家!
   
    主持人:许局长长期担任国家财税领域的领导,同时又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所以他对财税政策的解读如数家珍,让我们听起来如沐春风,受益匪浅,非常感谢许局长,下一个日程,一个是参会的代表们可以中场休息十分钟,另外嘉宾合影留念,请工作人员准备好桌椅布置到台前,后面还有组委会的工作合影照,其他的同志中间休息十分钟,然后回来,后面同样精彩。
    (休息)
   
    主持人:下半场有请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化部两岸文化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李义虎教授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新常态下的台海合作,有请,李教授。
   
    李义虎:尊敬的唐主任,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受咱们主办方的邀请来到咱们中国人民大学这样一个名牌的论坛,好像每年一度,来就新常态下的台海合作来讲一点个人的看法。因为我说实话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准备,这个可能是从两岸关系发展,台海合作这样一个比较单独的这么一个角度,提供一些参考意见。首先我觉得要讲这样一个话题,可能一个是新常态,包括台湾经济发展,台商所谓的进军大陆要适应中国大陆的新常态,现在说实话新常态也是台湾工商界,台湾学界非常关注,经常讨论的这样一个话题,而且还包括我们现在提出的一带一路的战略和亚投行的成立,台湾方面也非常地关注。
    所以我觉得第一个,先讲一下我对一带一路的理解,因为现在全国上下都在谈一带一路战略,今年会前后好像对一带一路这样的话题发酵升温,然后再经过去年11月份APEC会议,和今年3月博鳌论坛在国际上又发酵,出现一个亚投行的效应,它进一步催动了一带一路这样一个议题。地方两会,在我们国家开两会之前,地方也开两会,差不多30个省市都就一带一路做出决议,如何来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非常地热。那么在这个之后,我们国家领导人一系列的出访又进一步在国际上扩大了一带一路的效应,习近平主席访问巴基斯坦跟460亿这样一个大的订单,我觉得他访问巴基斯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他开始启动丝路基金。前不久访问哈萨克斯坦,他明确了说一带一路的落实之旅,访问俄罗斯,跟俄罗斯普京的会谈,共同发表了联合声明,这个联合声明非常重要,因为他明确了说,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俄罗斯所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实现对接合作,这个是联合声明里边的原话,因为我们知道去年提出来,俄罗斯他出于一种礼貌表示欢迎,很多是用外交语言做出回应的,俄罗斯主要是比较关注的是一些管线的疏通,而对我们强调一带一路是五个通,五通里边很重要的是政策沟通,去年俄罗斯方面对政策沟通并没有回应,普京见习近平,我们是在他很难的时候,在索契冬奥会过去的,他对政策沟通并没有直接的做出回答,但是这一次两国政府以发表联合声明,非常正式了,也非常权威,非常庄严,而且用的语言就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他的欧亚经济联盟要实现对接合作,这就是政策沟通了,我们跟俄罗斯最想的就是政策沟通,因为两个是大国,这个达到我们阶段性的目的。
    习主席之后又访问白俄也是发表了联合声明,也是就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落实和白俄罗斯方面也有一些共识,也在联合声明里边有一些具体的规定,所以这个中国领导人的出访,当然还有李克强总理对沿线国家的一些访问,都是在落实一带一路的战略,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一带一路应该说到目前为止还是有很积极的效应,但是在这种一带一路战略产生一个很热的这么一种形式之下,我觉得还是现在有学者用了一词叫用一带一路冷思考,首先要把一带一路它的定位和内涵要搞清楚,这个现在我们说这个是国家战略了,但是实际上这个一带一路最早的提出,是习近平主席在国际场合,以区域合作倡议的形式提出来的,大家都知道,2013年9月在印尼,当时开会议,在那儿建设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是一个倡议,进行区域合作的一个倡议,2013年的10月份访问哈萨克斯坦在那儿又提出来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也是以一个倡议的形式提出来的,我们在国际上并没有说是国家战略,但是在国内因为又开两会,又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我们对它进行了系统的部署,还有去年12月份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是对这个进行规划了,在国内地方各省的两会也都认为是国家战略,我们的媒体在扩散的宣传,现在全国上下都知道它是国家战略,但是我觉得对它的内涵定义要稍微理清一下,因为我们说的国家战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国家战略,比如说党的代表大会所提出的包括两会提出一些国家发展战略的目标,那种国家战略,我们就是在什么什么时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或者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你有的时候战略只有一个,不能什么都是国家战略,但是我们地方领导他使用的国家战略,他也有他的标准,比如说得到国家的批复,比如说福建原来海西经济区,又搞平潭的经济区,给批复了,说上升到国家战略了,前面有个博士讲像重庆两江新区,西安西咸新区得到了国家批复,一进入政府工作报告他就说是国家战略了,我觉得这是广义的比较宽泛的概念,这种国家战略实际上也就是说,国家要推动这个事,国家要指导,国家要领导的事,这个是比较广义的,因为大家现在大量使用这个概念了,包括媒体,包括下面开研讨会大量使用,如果说我们去纠正这也是做不到的,但是我们觉得对它内涵还是要弄清楚。所以我觉得,他就是国家管的一个很重要的事。
    再一个,我觉得一带一路加上亚投行等等,我们有一个要清楚,他打的是一套组合拳,绝非说一带一路就是孤独存在的一带一路,亚投行也不仅仅是亚投行,如果说没有一带一路,那亚投行也好,丝路基金也好,就是技术层面的,日本说一带一路没有亚投行丝路基金的支撑,一带一路他就是个外交口号,就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没有实际内容,我们说一带一路,亚投行,丝路基金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套,所以我觉得它是一套组合拳,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在于说,他和我们国内的区域经济发展布局,我们新常态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国内的区域经济,有一个新的布局,更加均衡,特别是解决东西均衡的问题,另外是和自贸区的战略,他也是有联系的,也是配套的,特别是今年两会以后,我们说自贸区的,因为有三个新的自贸区挂牌成立,自贸区和一带一路对接,所以他解决的是国内和国际的关系,所以我觉得对一带一路这样一个内涵和特点的理解,咱们是学术研讨和论坛,应该比学界,应该比社会上要头脑更加清醒,这是我对这个的一点理解。
    如果大家有进一步兴趣,香港中国评论的5月号,有一个我的文章,比较长篇的三千字的,这一期中国评论的第一篇,发了一个社论,就是对一带一路的风险评估和重大意义的揭示,风险我们要提前预估到,包括刚才我们胡博士讲的地缘政治,往西走了,好像说一带一路是往西走,其实我觉得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它是解决中国的地缘政治是解决中国的东西平衡的问题,不是孤单的仅仅是西向的,或者仅仅孤单的东向的,是解决东西两向平衡,这是一个全方位的把握,这是我们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一个对国际战略全方位的考虑,所以这一点要清楚。大家可以参考这个文章,另外这个文章发表以后,中国评论的编辑部,让我主持一个叫思想者论坛,就在这个杂志,有个叫思想者论坛的栏目,找了国内现在,包括国家海洋局的,还有社科院的,国家部委的专门研究一带一路问题的这些专家开了一个小的研讨会,是在6月号也要登出来,在中评网上现在文章都可以看到了,我给大家一个小小的提示。
    这个话题就转到我们主办方所要求的所新常态下两岸的合作,或者叫台海的合作,给我这样一个提问,我问了一下咱们主办者,他就说你就讲一讲在新常态之下台湾企业他来大陆,一个基本的走向,所以就这个内容再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我想一个是,目前两岸关系大家比较关注,因为台湾马上就要选举了,同时还有立法委员的选举,所以这个选举非常地重要,今天早上消息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明确表示,不参选,可能有可能导致蓝营的分裂,对蓝营的气势是一个比较大的冲击,打击,所以选情怎么样,咱们还不好预估,就是民进党方面他有他的候选人很清楚,国民党除了红秀珠,大咖级的人物他推不出来,所以选举这个我们要充分的研判,这个对两岸合作产生一些影响,选举结果怎么样,对两岸的未来合作产生一些影响,有去年反服贸的运动,使两岸经济发展受到了很不利的一些影响。
    那是台湾岛内政局,另外一方面,台湾经济发展也好,台湾企业这种选择也好,他是受经济规律的支配,在大陆提出一带一路,前不久又有亚投行的效应,台湾的工商界是很着急的,他心里明白,这是一次重要的机会,大陆提出一带一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全国台商企业联谊会的常务副会长,当然是在东莞的刘先生有一个评价,对一带一路他认为这是第二次,就是深圳为代表的那种对外开放之后的大陆第二次全方位开放的机会,这个机会非常重要,台商如果抓不住就有可能被边缘化,在区域经济中边缘化,台湾经济的振兴重振就没有希望,因为他看到这个机会是非常地重要,因为这里边一带一路有大量的商机,他又知道大陆在进行我们的经济转型,经济调整,包括区域布局在更加均衡,他觉得这里边当然有挑战,当然里边还有一些抓住的机遇,在新的形势之下,我觉得台商的企业在大陆他的这种作为,我觉着可能一个是受一带一路的影响,那么他要更多的考虑一带一路所可能给他企业发展带来的新的机会,所以台湾有个企业家讲了,台湾企业家要讲好两个工作,第一个工作,要对大陆提出来的一带一路的,就对这些省市他的情况,一定要掌握相关的资讯,有的台湾企业可能对沿海的情况稍微了解一点,但是对中部西部的省市不了解,很陌生的,所以要掌握这些资料。
    另外提出一带一路,65个国家,至少我们可能向中亚,东盟推进,中盟稍微熟悉一点,但是对中亚他是非常神秘的,所以对这些也要掌握相关的资讯,要有了解,这个对于以后台湾企业利用一带一路的机会,是一个很基础性的工作,他叫了攻克这个词。所以我觉得一带一路这个是台湾企业界现在非常非常关注的,非常非常希望能够利用这个机会的。
    第二个,我觉得台湾企业在大陆还有一个走向。我们说在过去的前边改革开放过程中,那么台商他最早来大陆,最早是到福建,他有五缘的优势了,最早一批台商来福建,当然后来设计大陆经济发展布局的影响,他之后走到了长三角,珠三角,跟本身福建的发展也有关联,因为福建在长三角珠三角中间,结果他反而是一个塌陷进来,因为长三角和珠三角有一个洪熙效应,所以台商后来顺着这种走势,他就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布局,所以我们说东莞和昆山这是台商最聚集人数和家数最多的地方,所以你看全国台企联的会的人,一般不是由东莞那儿的担任,就是由昆山的担任,因为他人多,有代表性。现在这一轮的我们一带一路战略,或者国内新常态的布局也好,我觉得台湾企业家他也看得很清楚,尤其这次愿景与行动文件里边特别说了一段对台湾的,对台湾的要妥善安排,另外对福建的定位,福建和新疆是分别定位为一个是海上的,一个是陆上的核心区,比其他的地方要更好,就这俩,所以台湾他也看到了这一点,他知道福建在下一轮的经济发展中,它将处于比较优势的地位,所以他会抓住机会,当然对福建也有一个投资贸易金融也有一个带动,因为他知道福建的自贸区,这是现在非常重要的,甚至是面积最大的自贸区了,所以台商认为他那儿,特别是金融合作两岸,应该是两岸合作的一个亮点,这是说福建。
    还有一个跟我们现在新的区域经济布局有关系,他就是北上,原来是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现在我们提出来京津冀一体化,之前有一个概念叫做京津冀经济圈,所以台商看到这种布局了,他就已经有一个北上,加上北京天津等等他基本环境条件还是比较好,再一个京津冀一体化我们规划出来以后,特别是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这是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三大战略,这个提法台湾企业会受到这个驱动,会进一步加剧北上的概念等等,所以这是第二点。
    另外,还有借着一带一路向西走,用我们话讲叫走走西口,原来他们对中部西部不是特别熟悉,现在他看到一带一路的这种对西部的重视,所以台湾企业有的也觉得我先优先的去占领高地嘛,我先抢占先机嘛,所以他往那儿走,还有就是向中亚,借着一带一路提供的机会,而且这个路线,走向一个他们过去比较陌生的,中亚国家和地区,所以这是一个基本的,在目前所谓的新常态之下台湾企业可能做出的一些新的选择,一些导向。我说的这只是提供给各位来参考,因为各位都是做经济学,管理,或者金融这块的学家,因为我是研究政治,研究两岸关系的,所以我提出来一些我个人理解的信息,我的讲话就到这儿结束,谢谢各位。
   
    主持人:感谢李院长对一带一路以及台海两岸的关系,精彩的阐述。下面有请中国华夏文化促进会会长、中国建筑环境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上海交大客座教授、中国著名医学应用大师刘翰声先生,他演讲的题目是易经科学与新常态的现代企业管理之道。有请。
   
    刘翰声:各位来宾,大家好,我来之前主办方要求我讲易经科学与新常态下企业管理,首先要大家知道,一提到易经,好多人非常敏感,是不是迷信哪,网友都打个问号,大家知道,全世界有两本奇书,一本是圣经,一本就是中国的易经,圣经讲的是神学,中国的易经,他是自然科学的东西,是哲学当中的科学,有好多人不理解,他不是算命的吗,我们大家对这个东西不了解,孔子写了经和传,这两个部分,我们讲一讲,《易经》到底讲什么呢?老子有一句话大家都非常知道,道可道非常道,什么是道?讲的是天道,地道,人道。天是怎么运转的,地球是怎么运转的,我们每个人从生到死这个过程是怎么演变的?我们好多人都不知道,有的人讲我是明明白白做人,吹大牛,没有一个人做到明明白白做人,都是稀里糊涂做人,今天一发达了,明天又成为阶下囚了,这个人做高官了,现在抓出那么多贪官,他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呢,很茫然,就是不知道自己的归宿是什么?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明白,我到底是谁?你是搞企业的,你是做官的,你是当教师的,要明白我应该怎么办?今天的企业发达了,明天怎么样呢?薄熙来是政治明星,今天成为阶下囚了,他都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每一个企业要想发达,必须借助一个最高的智慧,要顶层设计,设计什么呢,设计你的战略,一个国家也需要设计,也需要顶层设计,那就说我作为一个企业家,我到底干什么,我干什么行业,你看李嘉诚能够长盛不衰,他就需要知道阴阳五行,我们在座的人都应该知道阴阳五行是何物,比如现在是市场经济和政府的手这两个碰撞也是一个阴阳关系,政府管的太厉害了,市场经济就受到压缩,市场放得太开了,那政府这块也掌控不了,这就是掌握阴阳。
    我们搞企业管理,管理什么呢,管理你的人,管理你的企业如何发展,管的紧了这个企业被你杀死,管的太松了又放任自流又不可以,五行管理讲什么呢?那就说我是老板,我适合干什么行业呢,你看李嘉诚他命里边需要土,土生金,搞地产发达了,王健林他需要土木火,所以他搞地产起来了,搞影院为火,发达了,搞文化产业是木又发达了,所以你看王健林做什么事他都要论证,我们好多企业家拍着脑袋做事,你看我遇到了地产商发达的,发大财的他搞什么矿泉水去了,结果完蛋了。那就说选的行业不对,这就是站的思维不对,所以我们每个人知道我到底需要什么,选项选错了,那就是南辕北辙了,越走越远,越会出问题,因为时间关系,我不展开讲,所以告诉大家一定要选准行,行业选错了一切全完了。
    再一个是管人的问题,你如何管人呢?比方说我是董事长,我聘了几个人,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这几个人怎么做,你像雷氏照明就是因为几个人组合起来,因为股权,就干不起来了,我们好多好兄弟,我们铁哥们儿在一起干事,结果最后分道扬镳了,法庭相见了,这都是因为选人不当,那就说我聘你当总经理,你适合不适合这个岗位,不适合那就不行了,所以这个五行管理,阴阳管理,我们方方面面都是这样的,比如说女同志戴金项链是好东西,但是如果你不需要金,戴着金就不好了,有一个老板搞地产的发财了,建了一个办公大楼,这个环境有影响,他到处都是摆的花,花就是木,木就克土,结果就出问题了,天天打官司,后来把这花一撤掉,没事了,其实《易经》就是一个自然规律,这就是人间正道,你看韩国要把《易经》申请他们的专利,本来是我们老祖宗发明的东西,我们自己不珍惜,让人家来申请专利,太可笑了,大家看看历朝历代,这个朝代非常发达的必然有《易经》研究者来参与,你看周文王聘了姜子牙,唐朝时候李世民当了皇帝以后,身边的蔚甄这都是《易经》大师,明朝朱元璋他身边也有,日本人条件很苛刻,日本人议会的这些人都得懂《易经》,我们现在一提起《易经》,好多人还是封建迷信,你看这次西安接待人,习主席用唐朝的习惯来接待,就是要传承国学,习主席到曲阜去了,我今天来就是向大家表示一个态度,要宏扬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但是现在一提到《易经》还是躲躲闪闪的,我们中华子女应该感到脸红,他讲的是大义之道,不管你是军事家,政治家,都应该,你看毛主席伟大,任弼时就是一个军事家。
    我们刚才几位领导讲了,我们的国家大事怎么样呢,我们搞企业你必须知道每一年是什么样子,你看现在从1996年开始地产起来了,是不是,到2012年以后就开始走下坡路,我们中国的经济今年是最低点,从明年下半年开始我们中国的经济又开始恢复了,周边的关系怎么样呢,台湾问题,这也是个定数,必须在2026年到2030年之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定数的,不管小日本现在怎么欢,大家不理他,五十年以后这个小日本就不行了,这也是定数。这个《易经》文化都是非常科学的,你看今天股票牛市,牛到什么时候呢,那明年到下半年就开始,到2017年又开始下去,国家经济起来了,他又要下去,这是规律,我们搞企业搞什么呢,今年我们搞什么,互联网,马云现在一下子都非常出名了,2007年以后我们国家经济全部复苏,2019年中国的医药、卫生、教授有一个全面的改革,大家都会看到,那就说2026年以后,中国天翻地覆,2030年之后中国世界不称霸也称霸,我们中国人站起来了,这就是大势,这就是大趋势说美国现在他不管怎么来围堵我们,大势已去,欧美国家越来越走下坡路,2005年亚欧经贸论坛我参加了,当时老外说,你怎么说我们就不行呢,这是大势,谁也抗拒不了,所以搞企业的趁国家的东风大胆的干,不要消极,地产的行业还有15年好机遇,15年之后是个断崖式,这也是大势,我们现在好多是虚拟经济,我们就说搞企业应该根据国家的大势,个人的走势,把企业推向前进。
   
    主持人:刘会长演讲非常精彩,但是非常抱歉,上午时间太紧张了,《易经》与企业管理相结合,让人耳目一新,确实也学了很多东西,下面有请人民大学著名教授杨杜先生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家如何突破成长瓶颈。
   
    杨杜:现在实在抱歉了,PPT放不了,我觉得管理是个非常非常难办的事情,今天这个题目我觉得非常好,在新常态下中国如何实现战略突围,什么东西能讲,战略是可以讲的,战术是不能讲的,所以我觉得这个主题还是可以。第二个,道理是可以讲的,正理是不用讲的,常识的东西不重要。所以我讲一下有关我的研究中,可能与人不同的一些,尤其和常识不同的一些东西。我们来影响一个人的时候,是通过眼耳鼻舌潜意识,再加上常识的一些东西去说的,中科院研究中国的企业主要是研究…上午有个领导讲的非常好,走向国际的时候,中国的大企业怎么办,我的观点,中国未来的经济不能以竞争为导向,应该是垄断为导向,垄断是什么东西,根据世界的规则我们必须有发言权去制定这些东西,这个在战略上面,而不在战略下面,我研究了国外的时候可以说有三十来年的时间了,一直研究国外的大公司,他是怎么走过来呢,所以围绕这一点,我想可能有几条。第一,就是中国的公司未来一定要不断通过并购兼并合并的方式,争取在世界上绝对的垄断权,而垄断权在发言权,定规则的权力,认证别人的权力,定标准的权力等等这些如果没有的话,大概走不下去,我看这些非常厉害的企业都在做这样的事情,我比较关注,所以在这个方面可能和现在我们国家还在做一些所谓的竞争,甚至还讲自由竞争,我觉得可能早就过时了,我们围绕这些观点的时候有一些什么东西呢?
    实际我一直研究的东西,在一定阶段的时候为什么要有战略,是因为过去来讲你个很小,没那么多钱,倒了无所谓,重新再来,所以我想我在研究成长,这本书做了一个好东西,如果讲到周密的话和这个有关系,我自己造了一个东西出来,那就是八卦,是什么东西,一个企业思考自己为什么我能赢的时候,可能有很多指标的东西,而不仅仅是智慧的东西要考虑,这实际都是八卦,这是行来讲的,你真正要成长,必须把握住自己的定位,而且有观察世界是怎么玩的,非常厉害的玩,不要听老百姓讲的东西,你手里有一个多亿,你听几百万的干吗,用雷达图来观察自己的定位非常重要。
    我现在用时间来说,不给大家展开了,但是这些我们需要,我们金融不行,技术不行,非常地落后,我们不要掉以轻心。围绕这些我们干吗,是如何往前跑的问题,不让别人使绊,就是规则,知识产权方面去做的。中国现在有非常好的一个时机,最近十年我们是相当不错往前跑的,时间关系,不展开,但是中国人应该永远保持一种生存的危机感才行,往往最厉害的人是不说话的,我们现在只是世界的组装厂,日本和美国某些行业比我们强的多,我们学他这样的东西怎么办,这个东西不是虚的鼓劲做个中国梦就可以的东西,所以后面再量一些东西,我觉得中国和日本,前面的是日本,我通过这个算什么,算累计财富的面积,我们比人家差不多,所以这一块来讲我们又怎么来做呢?第二,和美国的面积去比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的战略层面,日本干不过美国,美国几十年一直是采取了非常平稳的高速度在发展,而我们呢,我们能不能稳重呢,那就是战略层面如何去思考,这个东西一定要落实在宏观,他肯定是微观的企业在一线打仗的人,那就是我们非常厉害的中国企业,事实证明最近十多年的时间,我们中国是打赢的,某些方面我们是涨的很快,抢了很多地盘,数字已经在这儿了,不展开了,今年最新数字还在等一等。
    未来会怎么样,讲到了新常态的问题,我作为学者研究,从成长转向成熟,就是由过去的春天和夏天,怎么做到秋天的一种战略的思考,所以是成熟的东西,不去展开,当我们的成长率下降的时候,比如说7%,一个企业不维持14到15%,是占不住地盘的,所以怎么去做,新常态的特征怎么去做,不展开了,就是这些。我只是说新常态不一定那么准确,作为企业角度来思考的时候,我们是不是有这个环境,我认为环境是经济发展有三态,第一是稳定态,第二是动荡态,中国是一个我们有可以管理水平的,所以我们是有限动荡态,这个应该是混沌态,你说是常态不一定,也可能很多不确定的东西,也可能突然企业在经济发展不高的时候,会迅速发展,混沌态的系统是什么呢。第一,你肯定是开放性的,不能封闭,不停地了解外部的信息。第二,变化迅速。第三,是不可预测,我们预测东西已经比较难了,我们只能一点点跟着往前跑,谁在这个方面有直觉,我不去展开。
    对手在做什么呢,有关的战略很明显的,对手是在做四论。第一希望崩溃。第二惧怕威胁,靠实力来改变什么东西。第三是拒绝竞争,有一些规则,美国做的很多。第四,最最希望的是外国人也在做梦,希望你期待内乱,变换颜色,中国人是不会被别人战胜的,中国人只能被自己战胜,这是肯定的事实。
    所以我们怎么来看经济的变化,那就看我们从上到下的领导能不能理解这个规律来采取自己好的战略,这是日本,我一直在跟踪日本的一些变化,他跟美国打的过程之中,竞争过程之中为什么会输了,这些不为大家去展开,这个金融很有关系,日本人不大会算账,出招研究东西可能行。第二在这个方面也出问题了。
    所以混沌态的管理是什么呢,大家经历了成长过程当中苦恼的话,这个非常难,过去只讲钱是不行的,我们讲的是权力,一个企业是争权力的,不是挣钱的,我能帮你算钱,有六个东西需要思考,制定规则,设计标准,这是在降低不可预测新。第二,广交朋友,缔结联盟,这是分散和共担风险。第三公开战列,隐蔽战术,这是应对捣乱者,所以围绕这些点,我认为最最关键的东西在于布局,不是格局,而是你现在怎么做?一个是做快,做新,做局,我认为做局的东西对我们来讲越来越重要,老大老二进小屋喝咖啡,没有这个东西不可能赢,我想学的是别人的厉害的地方,美国不得不服的东西,他就是定规则,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金融的,货币的,都是在世界规则的制定者上面考虑问题,中国我认为做得相当不错,但是明白的有点晚,继续往前赶,我们也在做这样的事情。
    为什么不去做呢?糊弄别人就行了,所以中国能不能和美国并肩去做,过去是望尘莫及,现在能不能并驾齐驱,我们要去做。而我们看到对手的是四光,而我们是按照四策走的,见招拆招吧,不能光讲原则和道理。
    过去我们的地位是什么,是差,是因为我们身份不对,定规则的人不对,一看就知道,前者肯定是很弱的,后者一定是很强的,我们现在如何转换这个身份的问题,要么战略突围怎么去做,所以围绕这一点,我认为我们学会做客户,但是我们现在不会,我们买什么东西什么东西贼贵,卖什么东西便宜一塌糊涂。第一不会做客户。第二不会做老板。第三不会做老师。第四,我们不会做裁判。我想说的是,三流企业卖劳动,流企业卖产品,一流企业卖品牌,超一流企业卖什么,卖全局。所以下面讲一下怎么突破,光讲梦不行,总要醒的,光讲原则不行,总有招,我们有四个瓶颈,每个企业是不一样的,我也不去展开了,你们去思考。
    我想后面的光用四来讲,四的谐音是死,多讲点死是对的,我想用四的框架来讲一下,如何构建突破瓶颈的这种力量和能力,是不是一个企业里面没有这四层共同体,基本上没什么指望,谁跟你一块活,离开你的企业或不懂,命运的问题,第二个共同干一件事业。第三个不能没有钱。还有在外边总有朋友。
    第二个,我想是四分,你以为这个体是随便说说就可以吗?不可能,我们想用什么可以来做,我们经常讲的最简单的因果关系,有了一就有二,二生三,三生四,一定有结构,钱聚人散,钱聚人散吗?不一定。第一个是分钱,工资奖金。第二个是分红,利润分红。第三分权,未来我们一块做,我给你未来,这个依然解决不了他真正的命运,跟你一块玩命的东西,那就是公司资产,资产后面一定有负债,你可能会有很大责任的东西。但是为什么是,你在过程中做一些什么东西,我认为有这么几个。第一,自己要做事,不出业绩不行。第二,教人,你会带队伍吗?第三,你帮别人成事,建成一个,大家在你的平台上都能建一个组织。第四,回忆往事,你的文化是什么。四立是什么呢?立德,立言,立功,最重要的是立制。有的时候我们制度跟不上,我讲的就是马的问题,我认为有四马,第一赛马,怎么使用的问题。第二相马,你得有评价标准。第三,育马,总有人需要培养一点点。最后一个,不行的话,杀了它算了,因为要达到目标,你顾得了那么多人吗?怎么办,我认为是四环。第一,可能要换规则。第二,换脑袋。第三,换人。如果前边三换换不了的话,我希望你把自己换了得了,要不你就是组织的障碍。
    当然很多事情来讲还转啊,不见得都换掉对不对,转就稍微地缓一点,绕弯一点。有四转。第一,转型。第二,转移,地域的空间的。第三,转交,让位。第四,转行,我走人了行不行。把自己公司卖掉就完了,当孩子养,当猪卖,也是企业家的一种抱负,这些东西都是企业的各种案例,不是随随便便来的,这是华为的案例,我做了他很多年的顾问,种庄稼,打粮食,凿石头,修教堂,铺铁路,扳道岔,这些东西是在一个组织里边,不可能大家一直走到多远,围绕这个来讲,我想怎么变革,这就是华为的做法,一开始提倡这个,后来又提倡这个,后来到现在提倡的是这个,这样一种理念,这样一种组织和这样一种人,做的是什么内容呢,我们把他叫做集体大辞职,干掉一批人,那就是能上能下你有吗?第二,你能进能出吗?几千人走你舍得吗?第三,很多的老员工论资排辈彻底干掉,从零开始,你能做到这个东西吗?我们觉得也非常难,但是依然不是现在的华为,现在的华为是9万的员工曾经排过队,你是劳动者还是奋斗者,你去排,我不能仅仅按照法律去做,我们要超越法律,内容是什么?简单来讲叫做四个一。去掉山大王,请出胡司令,还有激活沉淀层,激励奋斗层。一切缴获要归公,一切行动听指挥,一切功劳要归零,最后一切员工要站队,这些都是自愿的,我不强迫你。
    所以组织怎么做人呢,我有四砍,第一做CEO的老板要砍掉手脚,别什么都想去做,建不成组织。第二,各种部门的主管,各种什么什么官,CFO,CTO等等都要砍掉屁股。员工干吗,你就给我干活就行了,不要有主人翁意识,员工就是员工,实在不行,我把人换了换成机器人,最后一个最难的,要砍掉情结,去掉杂念,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才能行。
    实际很多时候这是无效的机制,你砍不掉,一个人是完整的,没法去做事情,而有效的在于在这个地方,不去展开。
    最后一个想跟各位说一说,我们企业家的四不,人想干什么那是希望,人不干什么才是最难的一件事情。第一,有目标不放弃。第二,有团队不抛弃。但是这两个只是对员工而言,这有点士兵突击了,根本不是临时的做法,关键在于配合下面。第三,绝不能泄气,而是鼓劲的来。第四,不能违纪,有规则,有底线,有原则。
    最后讲一下四戒,怎么才能保证自己呢,不要学政治,号召大家都是所关心的,而企业家是干好自己本质工作的。四句话,不要在官员面前炫富,藏着点。不要在员工头上耍权,不在同行背后挖墙角。第四,不要在外行领域投资,能做到吗?如果能做到,大家就会突破瓶颈,实现战略思维,谢谢大家!
(上述演讲只是嘉宾个人观点,供学术交流。引用请注明演讲嘉宾和人大管理评论,并经论坛和嘉宾同意,请联系:rucema@126.com)
   
 
返回>>
站内地图 | 联系我们 | 会员申请 | 友情链接  

企业管理协会官网:www.rucema.com

企业管理协会微信:rucema  和  rdglpl